【版权声明】本文史料由《东山乡讯》编辑部根据《东山县志(1994版)》《东山县年鉴(1989-1995)》《福建省志》《漳州市志》以及《东山岛文史资料》《石斋故里》等文献资料整理,欢迎补充、校正,分享、转载、引用请注明来源。
(东山资讯网)
东山大事记
(1950—2000)
9月,中共东山县工作委员会和东山县人民政府工作队在泉州成立,郭丹为书记,张书田为委员、县长,申保成为委员、公安局长。
12月,东山盐警大队起义。
11月,中共东山县工委在云霄县举办青年干部训练班。青干班学员蔡维民被选派随同某团副团长夏森潜入东山与国民党守军谈判、收集情报,地点设在城关商会常务委员汪哲生的“哲记”商店二楼。
2月,城关先后有86个船工驾船(共48只)奔赴云霄,参加解放东山的支前工作。
3月,驻金门的国民党第17军第51师进东山增防,抓壮丁4000多名。其中,铜钵村147名青壮年被抓,致使该村成为“寡妇村”。
5月12日,东山全境解放,东山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至此,漳州全境宣告解放。
6月,召开第一届第一次东山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6月13日,省编制委员会确定各县、市等级:东山为丁等县。
7月7日,东山县卫生院成立。
7月15日,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东山县工作委员会。
7月底,废除保甲制度,全县设4个区,其下设乡(镇)和街。
10月30日,东山、云霄和诏安县联合组成剿匪委员会,下设4个指挥所,东山设第四指挥所。
12月,成立东山县农民协会(随后各区、乡相应成立农民协会)。
12月6~8日,召开东山县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
12月,召开东山县首次妇女代表大会。
12月,召开第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月15日,召开宣判大会,镇压反革命分子。
1月,召开扩干会,会后发动青年参军。
1月,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全县分三批进行。
2月1日,成立东山县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汪哲生任主任委员。
2月27日,成立东山县归国华侨联谊会筹备委员会。
3月,成立东山县人民武装部。
4月,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各区乡始办理婚姻登记。
5月10日,召开东山县渔民代表大会,成立渔民协会。
7月,成立中共东山县工委海防对敌斗争委员会。
8月1日,建立东山邮电局,开始架设至云霄长途电话线。
8月,开展爱国捐献,购大炮一门,命名“东山号”,援朝抗美。
9月,全县各中心小学改行“五年一贯制”学制,招收一年级新生。
11月,宅山成立县内第一个常年互助组。
冬,设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东山县特约代理处。
冬,福建省巡回电影队首次到东山放映有声电影。
春,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6月16日,成立东山县供销合作总社。
6月28日,成立东山县禁烟(鸦片)指挥部。
7月,建立第一个地方国营工业企业东山县印刷厂。
7月,县内开征工商业营业税。
7月,开展以消灭苍蝇、蚊子、老鼠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
8月,东山邮电局开设长途交换台。
9月,成立东山县识字运动委员会。
9月9~11日,东山县第一次城乡物资交流会在西埔举办。
9月,诏安县大产乡划归东山县管辖。
9月,宅山、后林和康美建立中国共产党支部,为县内第一批农村党支部。
9月,开始对干部职工实行公费医疗制度。
冬,创办东山第二个渔业互助组——金顺来互助组。
12月,成立东山县人民法院。
1月,组成县内第一个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
2月17日,召开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东山县第一次代表大会。
2月18日,成立县内第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城关铁器生产合作社。
3月,建立县一级财政预算制度。
6月,成立东山县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委员会,开展普选工作(至次年3月结束,选民48444人,选出乡镇代表7421人,县代表116人)。
6月30日零时,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查实全县有18769户,81815人(不含古雷乡)。
7月15—17日 东山保卫战:国民党军13000多人窜犯东山岛,解放军和民兵配合展开围剿,经36小时激战,取得东山保卫战的胜利。
8月下旬,东山保卫战烈士陵园在石坛建成。
冬,建立东山县气象站。
1月30日,颁布《东山县度量衡统一管理暂行办法》。
2月,实行城镇人口粮食分等定量供应办法。
3月11日,创办县第一个盐业生产初级合作社——大产“红星盐业生产合作社”。
4月11日,召开东山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4月,县内第一次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券10.44万元。
5月,城关和西埔分别创办华侨缝纫工场。
6月27日起,宣传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月15日,西埔电厂建成,为县内第一座火力发电厂。
9月,全县实行棉布计划供应。
10月,云霄双山至东山县城关的双东线公路竣工通车,在城关、西埔、前何设运输站。八尺门建了一对码头(1956年增建一对),机轮方舟渡车。
3月1日,县成立新人民币发行办公室,开始发行新人民币(新币1元兑换旧人民币1万元)。
3月 国民党军出动飞机至东山沿海轰炸村庄,扫射居民、渔民。
春,成立东山县第一个电影放映队。
4月1日,成立东山县人民检察院。
7月9日,成立东山县移民委员会。
7月30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实行义务兵役制。
10月27日,召开东山县第一届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
11月24日,召开东山县第一届二次人民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产生县人民委员会(县人民政府的名称停用),樊生林为县长。
11月,四区(古雷)划归漳浦县管辖。
12月18日,台湾国民党当局飞机4架窜入东山县境投弹8枚,扫射4次;19日又窜入10架次,肆意轰炸、扫射,群众伤亡144人。
冬,掀起农村大办合作社高潮和扫盲高潮。
1月,召开东山县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动员大会。
3月,双东围垦工程竣工。
3月,福建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东山县人民委员会等机关由城关迁到西埔。
4月,成立中国农业银行东山县支行。
5月19~23日,召开中国共产党东山县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东山县第一届委员会,谷文昌为书记。
6月1日,城关区公所与华侨联合兴建的城关电厂竣工投产,厂址在下田街。
6月,实行工资制度改革,将包干制、供给制改为货币工资制,执行七类区标准,行政分26级、工人分8级。
7月1日,建立县新华书店。
7月,县内第一座水库——西山岩一级水库竣工。
8月7日,成立东山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
9月,福建省东山初级中学始设高中班(招生53人),同时更名为福建省东山第一中学。
9月,西埔至宫前公路竣工通车(2月动工)。
9月,西埔小学附设初中班(1957年独立设校,称福建省东山第二中学)。
2月,东山县委推广种植木麻黄防沙经验。嗣后,省林业厅从越南输入木麻黄种子,在东山县和漳浦县沿海播种成功。
3月,在坑北水库工地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6月3日,龙溪地区成立渔汛指挥部,址在东山县城关镇。
7月29日 国家拨款在东山扩建后澳避风港。
8月,东山县地方国营冰厂建成投产。
10月1日,东山县榨油厂建成投产,厂址在下湖村西侧。
冬,进行撤区并乡,原1镇2区25乡改为1镇9大乡。
3月6日,成立东山县工商业联合会。
3月12日,中共东山县委、县人委向全县人民发出“上战秃头山,下战飞沙滩,绿化全海岛,建设新东山”号召,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在沿海沙滩上种木麻黄树20万株。
春,建立县海带养殖场,于城关附近海区试养海带,为县内养殖海带之始。
4月1日,中共东山县委机关报《东山日报》创刊,发行量达到1000份。
4月5日,建立东山县煤球厂(厂址在城关镇),城镇居民始以煤为燃料。
4月上旬,进行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普选,选出乡(镇)和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5月13~17日,召开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樊生林为县长。
5月,后澳避风港竣工(1957年5月动工),是福建省三大避风港之一。
7~8月,开展“大炼钢铁”、“大办工业”运动,兴办水泥、纤维、肥料等12个小型工厂(后陆续停办)。
8月8日 省人委把东山列为东山为反走私重点地区。
8月,建立县内第一个地方国营盐场——双东盐场。
8月,创办初级师范学校、农业中学、渔业中学、盐业中学、华侨中学等共14所。
秋,城关渔民从海南岛引进热带性非洲鲫鱼(罗非鱼),后成为县内淡水养殖的良种鱼。
9月16日,成立东山县人民公社委员会,樊生林为社长。
10月1日,建立东山县康复村,址在新厝村,收容麻风病人,实行免费治疗。
10月,建立中共东山县委党校,县委第一书记郭景周兼任校长。
10月,县设民兵师、公社设民兵团、大队设民兵营、生产队设民兵连。
1月24日,县陶瓷厂建成投产,生产涵管、水缸、花瓶、茶杯、大小钵等日常用品,厂址在双东村。
3月底,县民政局在城关创办的军烈属福利厂(1960年改称盲聋哑福利厂)投产,生产草席、麻绳、竹篮等。
4月,成立东山县科学委员会。
5月1日,中共东山县委机关报《东山日报》改版为隔日报,更名为《东山报》,逢单日出版,每月报资2角,零售每份2分。此前,《东山日报》共出版302期。
6月20日,县水产造船厂试制的“东英号”汽艇(载重60吨)下水试航。
7月10日,县人委会颁发布告,允许社员个人饲养家禽家畜,及在公休时间耕种闲散农地。
7月,建立地方国营东山县赤山林场。
秋,县水产供销公司投建县内首座现代化冷藏冰库,址在城关南门。
10月1日,东山县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展览会在西埔展出,分12馆,反映10年来各行各业取得的重大成就。
10月,西港南、北海堤全部竣工,并垦造盐田1.8万公亩(次年建立地方国营西港盐场)。
12月,八尺门海堤动工。
5月,东山县水产实验所养殖场人工培养珍珠贝取得成功。
6月16~18日,全县出动3.3万人次,植树造林1万多亩。
7月3日建立东山珍珠贝养殖场。
3月,《东山报》停刊。
6月,八尺门海堤竣工投入使用。
夏,动工建设县人民会堂。
11月5日,东赤港排涝水闸工程竣工(9月25日动工)。
冬,全县恢复集市贸易。
1962年
1月,实行以生产队为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的三级(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所有制。
1月15日,召开东山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杨随山为县长,选举县人民法院院长。
夏,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叶飞到东山视察,研究决定维修城关南门海堤及开发地下水等事。
9月,城关南门海堤重建扩建工程动工。
10月,县人民会堂落成。
2月,县外贸公司创办马銮养鸡场,是县内第一个出口商品生产基地。
3月5~8日,召开中国共产党东山县第二次代表大会。
3月,红旗水库建成并投入使用。
春,城关南门海堤重建扩建工程竣工。
4月22日 东山县八尺门海堤修建完成,东山岛从此与大陆连成一体。
7月15日 东山战斗纪念碑在东山县揭幕,叶飞、韩先楚、魏金水为纪念碑题词。
12月,湖尾地下水工程竣工(4月开工)。
6月30日零时,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有21216户,105335人(其中男50710人,女54625人)。
7月13日,成立东山县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开始试行计划生育。
8月17日,召开东山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东山县第五届人民委员会,王治国为县长。
9月,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试行“灯光围网”捕鱼作业成功,随即在全县推广。
冬,县食品厂“水仙花”牌优质鱼露远销销香港、澳门、东南亚、荷兰等地。
1月10日,成立东山县贫下中农协会。
11月22日,中共龙溪地委组织东山、诏安和华安县干部在东山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5月下旬,成立中共东山县委文化革命领导小组,决定发动群众批判“三家村”。
6月下旬,全县开展“破四旧”活动(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许多文物古迹也被毁坏。
8月,全县各中学、机关、工厂、农村先后成立“红卫兵”组织。
9月,中共东山县委“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派出工作组,进驻东山一中、东山二中、航运公司、水产公司、造船厂等单位,开展“文化大革命”试点。
9月23日,一中、二中和农业中学师生152人赴北京参加国庆活动,开始“大串联”。
10月底,部分中学师生到外地“大串联”,县设立“革命大串联接待站”,城关设分站。
1月25日,“造反派”夺取中共东山县委和县人委以及所属部、委、办、局(科)的权。县党、政主要领导人受揪斗。
2月底,驻县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执行支工、支农、支左和军管、军训的“三支两军”任务。
3月初,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山县军事管制委员会,全县党、政、军一切权力归军管会。
3月中旬,各“造反派”组织之间斗争激烈,在西埔、城关等地发生武斗。
7月25日,“县造反司令部”组织人员到西埔游行,与东山一中的造反组织“韶山公社”发生冲突。
8月15日,“县工农兵学商革命造反联合总部”组织人员到城关,与“县造反司令部”组织发生武斗。
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31军领导机关在厦门市灌口举办东山“两大造反组织头头学习班”,协商大联合和成立东山县革命委员会等事项。
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城关成立卫戍司令部。
9月16日,成立东山县革命委员会,行使原中共东山县委、县人委职权。
秋,县水产技术人员试行水面浮动式全人工网簾养殖紫菜成功(此后逐步推广)。
10月13日,县革委会在县良种繁育场举办“五·七”干校。
12月中旬,县革命委员会保卫组在石埔破获“黄军”组织。
夏,县革命委员会发动全县干部群众挖防空洞和建设战备仓库。
11月24日,县组织知识青年803名上山下乡(其中709人到平和县插队落户,94人到其他地方投亲插队)。
2月,开展打击现行反革命和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的“一打三反”运动。
9月,“向东渠”动工。
4月14~17日,召开中国共产党东山县第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东山县第三届委员会,书记刘华堂。
5月,北京农业电影制片厂和珠江电影制片厂组成摄制组到东山摄制《东海绿洲》纪录片。
4月,恢复对外出口贸易活动(至年底出口总额62万元)。
秋,县贝雕工艺品首次出口日本、叙利亚等国家。
这年,中共东山县委组织政法部门对1958~1967年审结的370件刑事案件进行复查,确认其中有35件错案,即召开平反大会,予以纠正。
3月13日,向东渠工程竣工通水。
2月,县直机关、学校和文艺单位开展“批林批孔”运动。
4月30月,上山下乡的职工及其家属280户993人返回原单位工作或回原籍定居。
7月,全国农业展览馆设立东山林业馆,展出东山林业示意图、林业生产图片、木麻黄材制成品,并放映《东海绿洲》影片。
秋,在城垵等15个大队建立“知青点”,安排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到各点参加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7月,大产海堤全部竣工,建立地方国营向阳盐场。
秋,西埔公社石埔大队1973年试种的19亩蕉柑,亩产柑647公斤,为东山产柑之始。
冬,东山县梧龙硅砂矿投产(少量),陆续进行矿区配套建设。
1月,成立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东山县办事处。
10月14日,中共东山县委在人民会堂举行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庆祝大会,声讨江青反革命集团罪行。
12月18日,东山县塑料制品厂试制尼龙拉链成功,填补了福建省此项产品的空白。
5月3日,云霄、东山两县联合在云霄县莆美前涂兴建云东三级抽水机站。
5月,县成立“揭、批、查”办公室,清查与江青反革命集团有关的人和事(至1978年基本结束,办公室撤销)。
1月1日,东山台湾同胞接待站建成开业。
1月,张家——山前战备公路竣工。
3月11~14日,中国共产党东山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第四届委员会,张克瑶为书记。
3月,建立东山县公共交通公司。
3月26日,召开东山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东山县革命委员会委员,张克瑶为主任。
3月,西埔湾围垦工程开工。
9月,向东渠水利工程“渡槽木拱技术”和“鲍鱼人工育苗与养成”项目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2月,传达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真理标准”讨论。
2月,樟塘公社下湖大队和康美公社铜钵大队率先实行包产到户。
11月,成立中共东山县委落实政策办公室,对“文化大革命”期间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自办案件进行复查,查清平反冤假错案。
冬,成立东山县城关园林管理处,并维修关帝庙名胜景区群。
同年,省政府批准开辟东山外贸货物起运点。
春,南埔、山口等地试种芦笋,定植56亩,此后芦笋种植得到推广。
4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东山县为对外开放县。
5月初,白埕农业中学被评为福建省重点专业学校。
6月23~29日,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东山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吕子祝为政协主席。
6月24~28日,召开东山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撤销东山县革命委员会,恢复东山县人民政府,选举产生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张克瑶为主任、宋利山为县长。
1月,县电视差转台建成开播。
1月,县内第一个机砖厂——后林机砖厂正式投产。
2月23日,县航运公司“东英5号”、“东英6号”货轮首航香港,恢复中断30多年的东山——香港航线。
4月,沈木花等4名去台湾人员回东山定居,为县内首批回乡定居的去台人员。
5月,成立东山县民房筹建处,开始建设商品房(当年在城关镇五里亭建成首批商品楼房8幢90套)。
夏,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到东山拍摄《鲍鱼》科教片。
冬,县潮剧团演出的《刺秦虎》被香港新丽唱片公司录制为唱片,发行国内外。
冬,县文化馆林少丹创作的国画《钟馗》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4月5日,国务院批准东山港为对外开放、对台贸易的商业口岸,成立龙溪地区东山口岸筹建办公室;4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置厦门海关东山支关和边防、检疫、商检、动植物检疫等口岸查检机构。1985年2月14日东山支关改称东山海关(科级),1990年1月升为处级关。
7月1日零时,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查清县内有29715户,159610人(其中男79083人,女80527人)。
冬,冬古硅砂专用码头竣工。
3月,闽南地质大队到梧龙、山只两村勘探硅砂矿,查明硅砂储量计27047万吨(其中玻璃砂6898万吨),其储量与品质皆著称全国。
春,谢学文的《万里长城》巨画在台南圣母庙参加“台湾综合性画展”,是1950年后首次在台湾正式公展的大陆画。
4月,县外贸公司首次组运石英砂1697吨到香港试销,销路甚畅。
6月,西埔湾围垦工程竣工(1978年3月动工),海堤长4350米,垦区面积3.26万亩,投资744万元。
8月,县实验小学恢复“小学六年制”(此后全县各小学逐步恢复六年制)。
9月5日,召开东山县个体劳动者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个体劳动者协会委员会,审议通过《个协章程》。
10月21日,东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研制弹子锚获得成功,为国内首创。
11月13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东山港为国轮外贸运输装卸点。
1月22日上午,县召开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分子大会,宣判强奸、抢劫、流氓、诈骗、敲诈勒索、盗窃、偷越边境的罪犯雷某等4人死刑立即执行,对另25名罪犯分别判以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
元宵节,县政协举办“台湾海峡两岸同胞元宵灯谜会”,停留东山港的台湾渔民和县内台胞台属代表400多人参加,历时3天,猜灯谜1000多条。
2月24日 全省青年营造“福建沿海绿色长城”誓师大会在东山县举行。大会通过《致沿海青少年的一封信》,要求沿海青少年每人每年为绿色长城义务植树10棵,沿海每个县、社、队团组织和少先队每年都要造一片青年林或红领巾林。
3月5日,召开东山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补选宋利山为第八届人大常委会主任,韩玉琳为县人民政府县长。
3月,成立县农业区划委员会,组织人员于6月开始进行全县农业区划调查(至1985年4月完成)。
3月,成立东山县审计局,开始全面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监督制度。
3月12日 《福建日报》报道,东山县养殖海水珍珠成功,成珠率和合格率均已达国内最高水平,使中国海水珍珠养殖区纬度北移1度。
4月9日,成立东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随即开展修志工作。
4月,成立中国银行东山县办事处。
5月15日,县人民政府确定县首批文物保护单位,并发出布告。
7月25日,县人民政府与上海耀华玻璃厂在福州签订开发东山县硅砂资源协议书。
7月,县工艺美术一厂被国家轻工业部定为国家黄金首饰定点生产厂。
7月,福建省新兴贸易公司东发分公司正式开展对台小额贸易。
8月,县水产养殖技术开发站和水产技术推广站,在东山湾对面屿和虎崆澳海区引进的“太平洋牡蛎”养殖实验成功。
秋,冬古渔民从香港引进网箱养鱼技术,开创网箱养鱼业(此后网箱养鱼迅速推广)。
10月,试行招收合同制职工。
10月,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镇)建制,全县设7个乡(镇)和1个直辖村。
12月8~12日,召开中国共产党东山县第五次代表大会,杨琼为书记。
12月17~22日,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东山县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吕子祝为主席。
12月18~22日,东山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人民会堂召开,选举宋利山为主任,廖进彩为县长。
12月25日,福建省建材总公司主办的东山硅砂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审查会议在东山召开,国家建材局、省建设银行、省地质局、上海市建材局等单位领导及工程师参加。
12月,成立中国工商银行东山县支行。
这年,县鱼钓厂生产的镀锌、铬、镍、锡、镉的鱼钓共12个系列300个规格产品,销往西欧、非洲、东南亚等地20多个国家。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议定东山列进“闽南三角地区”经济开放区。
1月27日,成立东山县台湾同胞联谊会。
2月 省人民政府批准东山县东山港(旧城关)为对台贸易港点,供台湾来闽渔船、商船停靠。
2月14日,厦门海关东山支关改称东山海关(科级)。
3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决定:漳州、龙海、东山、漳浦4县(市)列入闽南三角地带,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月7日,东山县中医院建成,座落于铜陵镇文峰街。
3月29日,中共东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在铜陵举行黄道周诞辰400周年纪念活动,黄道周展览馆开放剪彩,黄道周纪念馆奠基。
4月,取消农村粮食统购政策。
5月,成立中国外轮理货总公司东山办事处。
5月14日 国务院批准撤销龙溪地区,漳州市升为地级市,东山划归漳州市管辖。
6月15日,中美生物学家发现国际上8类海龟中东山占有5类。
6月28日,成立东山县青年联合会,举行首届一次会议。
8月20日,马銮湾海滨浴场建成营业(1984年5月开建)。
9月10日,县人民政府举行第一个教师节庆祝大会。
9月13日,福建省芦笋生产经验交流会在东山召开,参观芦笋生产基地,听取县罐头原料公司及芦笋专业户的经验介绍。
9月1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东山县西屿岛为农业免疫隔离区和农业良种试验引进基地。
10月9日,县农业银行召开首届信用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成立东山县信用合作社联合社。
10月11日,铜陵镇明清建筑关帝庙、明代建筑水寨大山被列进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0月12日,国家计委确定东山硅砂矿为国家168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并作为上海耀华玻璃厂的配套项目。
10月23日,国家铁道部到东山调查研究并制订云霄——东山铁路支线筹建方案。
11月,东山硅砂基地5000吨级2个泊位码头动工。
12月,县内首次办理知识分子家属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共639人。
这年,向阳盐场、西港盐场等单位人工养殖对虾成功,此后在全县迅速推广。
至1985年,东山县种植1.05万多亩,成为全国芦笋种植面积最大、提供罐头原料最多的县份。
2月14日,东山县自来水厂建成(1984年10月动工),供水到西埔镇各用户。
5月11日,新加坡东山励志社组织“中国东山访问团”到东山参观访问。
6月17日,县人民武装部划属地方建制。
6月,东山县太平洋牡蛎养殖、扇贝养殖和育苗、千亩芦笋示范片列入国家和省科委“星火计划”。其中千亩芦笋示范片居全国榜首,1988年10月1日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展览会金奖。
7月1日,东山县华侨友谊商店大楼落成开业。
7月4日,《东山县西埔镇总体规划》由省人民政府批准并付诸实施(此规划1984年8月开始制订)。
7月,东山县发现人类化石。
7月,铜陵镇渔业第四公司1406号灯捕围网作业船,始用美国“星之路”卫星定位仪,为省内渔业之先例。
8月7日 省人民政府决定,在闽南三角地区经济开放区开辟第一批13个重点工业卫星镇,东山铜陵镇被列入其中,这些镇举办的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以及外商独资企业均可享受在闽南三角经济开放区实行的优惠政策。
8月,省政府决定东山县西屿岛农业良种试验引进基地为省检疫苗圃和畜牧检疫场地。
9月17日,巴拿马籍“拉布鲁”号货轮进入东山港,载运5000吨优质原盐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为东山口岸建立后第一艘进港的外国货轮。
10月,福建省考古队和市、县文物工作者,在大帽山发现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
10月23日 国务院批准,设立漳州海关,隶属厦门海关,东山海关等海关机构划归漳州海关。
12月3日,县铜陵石油库竣工(1986年动工兴建)交付使用,是漳州市第二大油库。
冬,国家绿化委员会授予东山县“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称号。
2月6日 东山县风动石—塔屿景区别列为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2月9日,诏安县武警大队在东山布袋澳海上查获3艘走私良友牌香烟的运输船,共1300多箱,总价值154万元。
2月18日,东山县福利院落成(址在铜陵镇文峰街,建筑面积1830平方米),举行开院典礼,开始收养孤寡老人。
3月,东山县境发现的人骨化石,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命名为“东山人”,使福建人类活动历史从已知的7000年左右推前约3000年到约1万年,并从一个侧面证明闽台古陆桥的存在。
7月15日,中共东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在赤山林场举行原中共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骨灰安葬仪式。县委号召全县人民学习与发扬“谷文昌精神”。
9月 全国规模最大的硅砂厂——东山硅砂基地建成。该基地1983年被国家机械工业部定为全国硅砂生产基地之一,1984年由中外合资企业上海耀华皮尔金顿玻璃有限公司和东山县联合投资兴建,其中包括1座年产32万吨的选矿厂和硅砂矿场,2个5000吨级泊位的专用与综合运货码头。
同月,东山港5000吨级泊位码头竣工(1985年11月开工),时为市境内最大的码头泊位。
11月25~30日,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东山县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沈淮彬为主席。
11月25~30日,召开东山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廖进彩为主任,洪我追为人民政府县长。
12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深入东山视察。
12月23~26日,召开中共东山县第六次代表大会,大会选举杨琼为书记。
12月,东山县吉昌贸易有限公司同台湾谷华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兴办的东正家俬制品有限公司建成投产,为县内首家闽台合资企业。
元月6日,侨胞林先生投资112万元,在杏陈乡张家村兴办建美制砖厂。
2月2日,县湖尾硅砂生产基地建成(1986年1月动工)试产。
2月13日,西埔北市场举行奠基仪式,随即动工兴建。
2月,县人民政府在马銮建立对台对外加工区,制定7条优惠政策,鼓励台胞、外商投资办实业。
5月10日,成立东山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5月13日和16日,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先后批准东山吉昌贸易有限公司和东山对外贸易公司直接经营对外进出口业务。
6月28日,按三星级标准建设的东山华福酒店竣工(1985年动工),举行开业典礼,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昌照、屈武和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包尔汉亲临祝贺并剪彩。
夏,西埔湾垦区管理处与台商合办东茂水产兴业有限公司,进行水产养殖。
7月4~9日,第八届全国芦笋罐头技术协作会在东山召开,国家轻工业部食品局和16个省(市)以及有关大专院校的代表共130多人参加。
7月12日,成立国家外汇管理局东山县支局。
7月12日 省人民政府批准在东山县建立创汇农业区。
8月,建立漳州台胞购物中心东山经营部。
9月26日,东山县恒达典当行开业,为省内由集体单位和个体合办的第一家典当行。
10月1日,“千亩芦笋示范片”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展览交易会金奖。
10月11日,成立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漳州分公司东山办事处,始代理外轮进出口手续。
10月15日,成立东山县红十字会。
11月10日晚,东山县自动电话首期工程——铜陵千门自动电话开通。
12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东山风动石——塔屿风景名胜区列入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
1月10日,成立东山县关心下一代协会,宋利山任主席。
2月,成立东山县气象局,与县气象台合署,为正科(局)级单位。
3月,粮油销售实行市场调节价。
4月17日,成立县人民检察院举报室。
5月30 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光大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光英到东山参加“漳州光阳玻璃(集团)有限公司浮法玻璃项目可行性论证会”。
5月,成立县人大华侨委员会。
6月6日,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对东山县赤山林场引进试种的“霍霍巴”进行验收鉴定。
7月,东山县以绿化覆盖率31%、街道绿化100%,人均绿地面积l0平方米的成绩,获福建省县城绿化检查评比第三名。
8月,成立县供销速冻厂。为东山县首家生产速冻食品企业。
9月2日,土耳其货轮撞坏东山县铜陵镇第二渔业公司渔轮,我方索赔170多万元人民币,诉讼胜诉。此为漳州首次海事胜诉。
9月5日,省政府决定在东山岛进行试点,规定耕地1000亩以上、其他土地2000亩以上的须由省人民政府批准方可出让或转让。
9月,成立县委机要局。
10月,成立东山县退休干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12月6日,成立东山海外联谊会,选举林永顺为会长,张福成、黄振桂为副会长。
15日,县硅砂矿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1月8日,中共东山县第六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作出《关于发扬光大东山保卫战精神和谷文昌精神的决定》。
1月,撤销陈城乡、杏陈乡,改设陈城镇、杏陈镇,行政区域不变。
1月,东山海关升为处级关。
1月,东山县外贸公司经省政府核准享有自营进出口权。
2月底,随同李鹏到厦门考察的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林若,在回广东途中到东山考察。
2月,东山县潮剧团应邀到泰国商业演出46场。这是福建地方剧团首次赴泰演出。
3月20日,成立县妇女“三胞”、侨台属联谊会。
5月5~7日,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到东山调研。
6月20日,召开县残疾人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沈松池被选为残联主席。
6月29日,第6号强台风正面袭击东山。30日,省委书记陈光毅到东山视察灾情和指导救灾。
7月1日零时,进行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经普查.全县总人口182967人,其中男性91952人。
5~7日 东山县人民政府举办首届“三胞”省亲恳谈会,来自台、港、澳及美国、新加坡、泰国的170名“三胞”参加,签订40多份投资项目合同、协议书和意向书。
8月,台湾寺庙整编委员会秘书长黄志贤率领台湾台中圣寿宫、高雄关帝庙、台南山西宫、花莲圣天宫、台中慈德宫等十一个宫庙代表,抵东山举行“两岸关帝庙信仰文化筹备联席会”;8月11日在台湾东山饭店召开“两岸同祀关帝庙信仰文化交流筹备会台湾代表联席会”,发布东山关帝庙与台湾关帝庙的渊源关系,确定了东山关帝庙为台湾众多关帝庙的香缘祖庙地位。
8月21日。召开共青团东山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选举林立辉为书记、黄义文为副书记。
8月25~26日,召开县妇女联合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选举翁丽端为主任、方丽芬为副主任。
8月27日,召开县总工会第十次代表大会,选举许立文为主席、沈惠玲为副主席。
10月,成立东山县老龄工作委员会。
12月6~9日。中共东山县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洪我追为县委书记。
12月10日 谷文昌塑像落成典礼在赤山林场举行。
是年,东山县被评为省首批消灭荒山县。
东山县被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双拥”模范县。
1月17~18日.以粕谷进为副团长的日本国谏早市友好访问代表团一行,前来东山参观考察。
1月19日。东山县与河南省商水县结成友好县。
1月20~24日,政协东山县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沈淮彬为主席,张和茂、陈汉波、林少丹、林色南为副主席。
1月22~26日,东山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选举廖进彩为人大常委会主任,汤德元、何永乐、李云霞为副主任;江宏真为县人民政府县长,林良炎、吴裕光、陈振魁、林定波为副县长。选举林哈为县人民法院院长,吴明忠为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2月11日,澳角大帽山自然村新村建设动工。
3月5日,县委宣传部、团县委等单位联合召开“东山县青少年学雷锋、学赖宁、学谷文昌、学东山八少年动员大会”。
3月9~11日,韩国玻璃工业株式会和上海耀华皮尔金顿玻璃有限公司考察湖尾硅砂矿、山只矿区、东山港5000吨级泊位码头和马銮湾海滨浴场等。韩国客人还与县领导洽谈购买硅砂事宜并签订购砂l2万吨的合同。
4月中旬,南京军区政委史玉孝中将前来东山县视察,为四号民兵哨所和八连官兵分别题词:“东山巾帼,永远向前”、“建设东山好八连”。
4月,宜兰礁溪协天庙组织400余人的晋香团到东山朝圣谒祖,并迎奉关夫人神像入台奉祀,为历代大陆关夫人神像入台第一例。
5月2--4日,中顾委委员项南一行在漳州市委书记童万亨陪同下,视察东山。
5月4日 中共福建省委发出《关于开展向谷文昌同志学习的通知》。
5月19~22日,由市建委主持的“东山城市总体规划鉴定会”在东山举行,同意已规划确定的东山城市性质、规模和规划区范围。
5月,东山岛发现3处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
6月1日,东山县七所“农业庄稼医院”正式开业。
6月11日,闽南金三角科技协作研讨会在东山县召开。
8月5日,市财贸干部培训中心举行落成典礼。
8月16~18日.中国女排一行26人再次前来东山参观,离开时主教练胡进把队员签名的队旗和排球赠送县人民政府。
9月1日,县邮电局开办无线寻呼通讯业务,第一批装置50户。
9月3日,在东山抗战烈士陵园隆重举行纪念抗战胜利46周年大会暨肖克将军为陵园题字揭匾典礼。
9月3日,闽台50多位学者、专家、医师在东山举行北宋名医吴真人学术研讨会。
9月8~10日,在苏联托姆斯克市举行的第一届国际大学生蹼泳锦标赛中,东山籍运动员黄志源取得个人200米和4×100米接力蹼泳第二名。
9月8~12日.东山一中学生林惠保获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二等奖,由此创下三个新纪录:漳州市参加迄今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最好成绩;东山县参加全国中学学科竞赛的最好成绩;东山县第一位免试保送北京大学的学生。
10月5日,县青少年宫举行奠基仪式。
10月15~16日,“东山·闽台农业经济技术合作交流恳谈会”在东山华福酒店举行,海内外人士500多人参加。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温秀山、副省长游德馨、闽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胡宏等亲临大会。会上共签订39个合作项目,引进外资3273万美元,同时发布《福建省人民政府有关鼓励外商投资企业综合开发暂行规定》。②
10月16日,在农业部首次渔业生产先进评比中,东山县被评为“全国百县渔业生产先进县”称号,发展成就被编入《“全国渔业生产先进奖”十省百县经验汇编》一书。
10月,省政府正式批准东山县马銮湾综合区土地成片开发项目。
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东山港对外国籍船舶开放,拥有2个5000吨级泊位,1个3000吨级泊位码头。
12月8日 由东山西港盐场和省盐业公司共同研制成功的“八五”国家重点科研攻关和星火计划项目——“盐田生物技术应用”通过国家轻工部鉴定,认为此项制卤技术变革为国内首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12月16日 在国家农业部首次渔业生产先进评比中,东山被评为全国渔业生产先进县。
28日,东山一中建校50周年庆典活动在县人民会堂举行。
1月14日 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开辟东山等29个农业综合开发区域,鼓励外商投资。
2月28日,县委、县政府在陈城镇召开水产养殖现场会,提出“海上田园”意见。
2月,县建行房改信贷部正式成立。
4月,撤除设在八尺门的“东山县工商局缉私检查站”、“东山县财政局特产税检查站”、“东山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小组”等3个检查站卡,只保留税务检查站。
4月18日,东山县首次发布1991年环境状况公报。
4月24日,第一部以反映东山共青团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团的活动轨迹及团的风貌的专题片《陵岛团旗红》投入拍摄。
5月19日,下午3时20分,东山县铜陵武庙风景区景点之一“钓鳌台”突然自行裂开2米。
6月4~6日,毛泽东的儿子毛岸青、儿媳邵华、孙子毛新宇和中央军事出版社领导到东山县参观。
6月13日(农历五月十三),在关帝庙隆重举行关帝诞辰祭祀大典。自此,从1992年起,东山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都举办两岸关帝诞辰祭祀大典(后发展为关帝文化旅游节),邀请两岸四地的关帝信众参加。
9日,山口小学率先在全县试行校长、教师聘任制。
7月1日,由团县委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首届东山十佳青年”评选活动揭晓,林和生、陈振魁、林喜顺、许炳林、孙卫东、许建喜、林福坤、李秀卿、林惠保、王龙生榜上有名。
7月2日,总面积709亩的东山县马銮湾旅游区土地成片开发项目破土动工,开发商为台商独资的东山东嘉建设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8月8日,东山县6000门程控电话正式开通。
8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山商检局筹备处成立并举行挂牌仪式。
8月28日,东山县土地开发公司成立。
9月2日,县大澳水产品批发市场正式开业。
9月,林业部宣布在东山岛开辟国家海滨森林公园。
11月6日,台北市某潮乐团一行19人,在林向瑞先生带领下,抵达东山县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访问演出。这是台湾首家到东山访问演出的民间艺术团体。
10月10日,交通部正式批准东山鸿荣海运有限公司经营厦门一东山一汕头240客座豪华气垫船客运项目。
10月23日,由香港太平洋企业有限公司、汕头市工商银行信托投资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发的“百亿新城”首期两个启动项目——东山岛金銮湾别墅区、工业城在东沈湾举行奠基仪式。
11月28日至l2月1日,原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王蒙及夫人崔瑞芳,《中国作家》杂志社副主编章仲锷、《中国环境报》社社长杨矛、《绿叶》杂志社执行副主编高桦一行l8人前来东山县采风。
12月10日 全国一级、省内规模最大、配套设施最完整的东山大澳渔港二期工程正式开工。
12月11日,国务院口岸办组织国家人事部、交通部、农业部、海关总署、卫生部等部门,就东山口岸对外轮开放进行验收。
12月17日 全省评出′92发展十佳县(市):晋江市、惠安县、平和县、石狮市、东山县、龙岩市、长泰县、诏安县、莆田县、同安县。
12月28日。交通部正式批准东山港对外国籍船舶开放。外国籍(非军用)船舶可直接进入东山港装卸货物。这是漳州市第一个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
12月,东山县在台湾海峡中打捞起数十块更新世纪年代古动物化石。其品种之全、数量之多为全国罕见。
1月3日,县成立“百亿新城”筹建协调领导小组,县长江宏真兼任组长。
1月3日,隆重举行东山港对外国籍船舶开放典礼,首航剪彩和港口开放揭碑仪式。
1月20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1月30日,“百亿新城”首批项目之一的金銮湾别墅区首期318幢别墅正式动工。
2月18日,西埔镇东环路暨汇泉城开发区奠基开工。该项目由香港裕兴发国际贸易公司(董事长钟汕生先生)与东山龙昌盛经济开发公司共同投资2.3亿元(人民币)兴建,港商钟汕生、蔡健生等人捐款1600万元。
3月10日,东山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成立,并对外开展业务,辖区有东山、云霄、诏安三县。
3月15日,樟塘镇股份制合作基金会成立,为县内首家镇级合作基金会。
3月27日,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协调领导小组成立。
3月31日,福建东山盐政处成立。
4月20日,举行县纪委、监察局合署办公揭牌仪式。
4月中旬,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县土地局签订了用地意向书,拟在东山征地20亩,建设大陆台湾法律研究培训中心。
5月1日,东山华福酒店与荣升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东山福来阁桑拿理疗中心,为全市首家。
5月4日,县计委牵头召开研讨会,初步确定把东山机场建成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并就规模、选址、规划、筹资、效益等问题进行论证。
5月上旬,东山引进试种经济价值和营养成分较高的蔬菜——牛蒡获得成功。
5月19日.由团县委主办的福建省首家县级青年旅行社——东山县青年旅行社挂牌开业。
5月28日,宫前避风港举行奠基典礼。
6月3日,陈城镇澳角村的“大茂新村”自然村举行落成典礼。
6月初,全县干部群众响应中共东山县委号召,共集资18.8万元.修葺东山战斗烈士陵园。
6月中旬,东山第二医院首次引进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成功。
6月中旬,成立东山与台湾同根文化研究会。
6月28日,省政府批准设立东山旅游经济开发区,北至东山湾,南至澳角湾,西至铜陵—西埔—陈城公路,东至海滨,总面积58公里。
7月1日,东山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
7月30日,省长贾庆林、副省长陈明义视察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经济开发区和创汇农业试验区。
8月16日,东山港5000吨码头集装箱配套工程投入使用,首批集装箱顺利起卸。
9月初,《福建地方志》系列录像片摄制组到东山拍摄《东山》专题片。
9月,1993年福建省百强乡镇评选揭晓,铜陵镇、西埔镇、陈城镇榜上有名。
12月27~30日,中共东山县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郑道溪为县委书记,黄汉河、康君福为县委副书记。
是年,东山县被评为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
是年,东山实现村村通程控电话。
1月18~22日,政协东山县第五届第一次会议在西埔召开。选出新一届县政协领导班子,郑道溪任主席,黄成才、刘冰珊、林日成、林色南、刘小龙为副主席。
1月19~23日。东山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新一届县人大、县政府、县法院、县检察院领导人,沈淮彬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汉河为县长。
2月,县硅砂矿被省政府列为中型一类企业。为县内之首家。
4月1日.召开大产至诏安林头公路跨海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议。
4月4日,冬古3000吨级、城垵2.5万吨级码头两个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召开。
4月29日,县老年大学成立暨第一届开学典礼。
4月,经国家广电部批准,成立东山有线电视台。
5月1日.东山港举行集装箱码头竣工暨东山至香港集装箱班轮首航仪式。该码头是漳州第一个年设计吞吐量9000个标箱的集装箱码头。
5月10日,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挂牌暨项目奠基仪式。
5月25日,省长陈明义到马銮湾、百亿新城、集装箱码头、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
5月下旬,县成立南少林与天地会研究会。
6月6日。日本海外渔业协力财团提供3.5亿日元援助中国的第三个项目“中日东山湾水产增殖中心”正式启动。中方提供育苗场所,合作期限3年,计划培育出鲍鱼苗种20万粒、鲫鱼苗种20万尾,投放于自然海区和供应群众养殖。
7月10日,由东山(香港)隆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东山县西埔经济发展总公司联合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兴建的西埔南市商住城破土动工。
7月,为庆祝东山保卫战41周年,全县人民捐资34万元修缮东山战斗烈士陵园和东山战斗纪念馆。
是月,县东南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巴戟天茶保健饮料,系国内首创。
8月下旬,县医院7层新住院楼投入使用。
8月底,全县城乡储蓄存款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9月19 日,由台胞投资兴建的东山台胞联谊活动中心综合大楼在西埔北市动工。
10月20日,康美镇铜钵管理区正式挂牌成立,为东山首家试行的村级管理区。
11月19~21日,首届女子帆板世界冠军巡回赛在东山岛金銮湾举行。
12月9日,东山县私营企业协会在华福酒店成立,企业成员l 50多家。
12月20日,中共东山县委、县政府召开旅游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东山旅游业的若干意见》。
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陈明枢到东山视察,研究决定在东山与銮湾建立检察干部培训中心。
1月1 1日,东山跨海大桥奠基仪式在大产往诏安渡口隆重举行。
1月13日,应台湾基隆关帝庙管理组织邀请,东山关帝神像赴台,为两岸分隔四十多年大陆神像跨海出访之首举,为两岸直航开了先例。7月20日,关帝神像回东山。
3月9日,召开黄道周诞辰41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黄道周塑像揭幕仪式和黄道周文化研讨会等活动。
3月17~18日,由福建省委、省政府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95福建行”大型电视采访团到县采访。
4月19日,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与南京军区司令员固辉上将等到东山视察。
4月19日,市领导曹德淦、李天森在漳州宾馆亲切会见香港太平洋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润安先生、台湾国际君亨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柯贤德先生,就加快百亿新城建设,促进东山旅游区开发进行了座谈。
5月9 日,举行口岸园区、海港路新建项目开工暨奠基仪式。
5月12日,县首家乡镇级商会——杏陈镇商会成立。
5月15日,由县硅砂矿和香港太平洋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投资的东山润华玻璃工业有限公司经市政府批准正式成立。
5月28日,东山一香港水路客运航线经国家交通部批准举行首航仪式。
5月28日,环岛路首期工程举行奠基仪式。
5月30日,西山岩妙莲法寺举行奠基典礼。
5月,由东山团县委组织编写的《东山青年运动史)一书出版,详细记述1939~1993年东山青年运动和共青团工作等重要活动。
6月10日,县旅游局、文化局联合在铜陵关帝庙举办第五届关帝文化节暨漳州市“芳草计划现场会”活动。
6月10~13 日,中央电视台“今日中国”节目摄制组前来拍摄东山岛旅游发展建设成就,重点拍摄“百亿新城”度假区。
7月11日,前楼中学举行奠基仪式。
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陈明枢再次到东山,研究确定该院东山培训中心的配套设施及动工事宜(次年3月动工)。
8月24日,首届中国南乡企业家经济合作东山沙滩恳谈会举行。
8月,中央电视台《佳邮万里》摄制组到县铜钵村等地拍摄。
8月,庆祝抗战胜利50周年,东山保卫战烈士陵园被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首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编印《东山抗日史话》1万册,慰问l7位参加抗战有功之士。
9月上旬,创办中化(东山)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
11月24日,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0次全体会议顺利通过《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
11月,中央电视台摄制《海峡情不断》10集电视系列片在东山岛封镜,该片将在中央电视台《天涯共此时》节目中播放。
12月5日,陈城镇宫前工贸小区举行奠基仪式。
12月25日,东山润华玻璃工业有限公司开工兴建。
12月,完成制定《东山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草案)》。
当年,先后有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上将、南京军区政委方祖岐中将、海军司令员张连忠上将等,到东山视察、指挥部队演习。
4月,东山被国务院列入全国第三批建设农村电气化县。
5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在辖区行使市地一级经济管理权限。
5月,设立县城市建设管理监察大队,为副科级事业单位。
6月,开始第一次农业普查。
6月27日至7月11日,举办东山县首届文化艺术节。
6月28日,举行东山县建县80周年庆典活动,同时举办东山水上运动表演和东山岛旅游度假产品交易会。
8月1日,成立县集邮公司。
8月,创办前楼中学,名为东山县前楼初级中学。
10月10日,环岛路工程竣工通车。该路全长24.568公里,其中水泥路面14.2公里,柏油路面10.368公里,于1995年5月28日动工,总投资3200万元。
10月27日,省人民政府批准《东山城市总体规划(修订)》,将东山县定为“区域性港口与旅游城市”,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全岛。
10月,东山县小康县建设正式通过省级验收,被确定为福建省小康示范县。
11月,东山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音乐)。
12月6日,铜陵关帝庙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年,东山县被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
1月,全面开始清理民间“标会”。
1月,东山关帝庙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月,全国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王兆国一行到东山考察。
3月5日,县工商局铜陵综合大楼暨福建省工商局东山县检查大队举行揭牌庆典,同时建立东山县消费者投诉服务台,开设95315专线服务电话。
6月20~22日,东山关帝庙建庙610周年庆暨海峡两岸关帝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铜陵镇举行。
6月,铜陵大澳渔港码头扩建完工。
7月1日,漳州港东山港务局正式挂牌成立。
7月6日,省长贺国强到东山考察。
7月,由百亿新城承办的“第五届中国超级精英模特大赛暨97世界超级精英模特中国选拔赛”东山赛区在东山县举行。
7月,县建委改名为县建设局。
8月25日,设立东山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中心。
9月7日,厦门——东山海上高速客运航线正式开通,首航高速豪华客轮的客运座位为338个,每天可往返一次。
9月,新编《东山县志》获全国地方志书优秀成果二等奖、省一等奖。
12月12日,东山县西坑变电站二期工程建成投产。
1月1日起,实施东山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单人户月130元;多人户每人月120元。后逐年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2月,东山县成为全省最大的鲍鱼养殖基地。
3月,实行职工下岗登记制度。
3月,设立县环境卫生管理处。
4月17日,日本NHK摄制组赴东山,在澳角村举行为期5天的“妈祖诞辰”民间庆典和风土人情采访。
4月29~31日,东山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过省级建区考评。
4月设东山县劳动培训中心。
5月1日,福建省东发贸易集团公司在东山成立,为省内第一家省级对台贸易的集团公司。
5月8日,东山县再就业中心成立。
5月,宫前村300吨级陆岛交通码头动工兴建。
6月3日,经省民政厅批复撤销前楼乡,设立前楼镇。
6月,东山县启动110社会联动机制,参加的有110报警服务台、122交通事故报警服务台、共青团青年志愿者等11个单位。
8月1日,东山大产跨海大桥竣工通车。
9月24日,举办东山首次人才集市暨98年度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
9月28日,分别成立县邮政局、电信局,均为正科级单位。
9月,成立东山物流速递公司。
11月19日,召开中共东山县第九次代表大会,选举中共东山县第九届委员会,陈易洲为书记。
11月,东山电信局在铜陵设立县内首家电脑网络中心,开始经营宽带业务。
12月11日,县医院被国家卫生部授予“二级甲等医院”。
1998年,东山县再次被评为全省双拥模范县。
1月10~13日,政协东山县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新一届县政协领导班子,高爱民为主席。
1月11~15日,东山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出席代表166人。选举新一届县人大常务委员会,吴裕光为主任、黄双庆为县长。
3月10日,东山县干部职工举行捐资建捐建谷文昌陵园仪式,首期捐款48.63万元。同日开设谷文昌事迹陈列馆。
5月,东山“寡妇村”村史馆落成。
7月1日,将东山县电信局移动通信部分划出,成立福建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东山分公司。
8月,东山被命名为全国科技兴海—东山水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为全国三个国家级科技兴海示范区之一。
9月21日,经国家对外经贸部批准,东山海魁水产集团公司获进出口经营权,是东山首获进出口经营权的私营企业。
10月1日,东山台轮停泊专用码头竣工,是漳州市第一座台轮专用码头。
10月10~15日,“99亚洲帆板巡回赛、奥运帆板精英赛、全国帆船锦标赛”在东山举行。
11月23日,成立漳州东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该局由原东山商检局、东山动植物检疫局和东山卫检局等合并组建。
12月,东山县被授予福建99经济发展“双十佳”县称号。
是年起,大中专毕生改为不包分配,实行人事局指导、市场调节、毕业生自我择业的办法。
1月25日,在本县冬古近海发现郑成功水师的沉船。
1月28日,东山县第三次被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军区授予“双拥模范县”称号。
1月30日,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东山县年鉴》正式出版,记述1989~1995年东山县各项事业发展状况。
7月,设立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为科(局)单位,划入县委系列。
8月11~13日,东山举办风筝艺术节,邀请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及内地几支代表队60多人参加。
8月21日,撤销铜钵、西埔、铜兴、澳角、后林5个管理区。同时,撤销后宅、铜盛、城内3个村委会,恢复铜钵村委会。
8月23~27日,2000年中国沙滩排球巡回赛在东山举行。
8月,东山电信分公司开始经营小灵通业务。
11月1日零时,进行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经普查,全县总人口206152人,其中男性103689人。
12月,黄道周公园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