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武烈:台湾关帝文化的“根”——访台湾李炳南教授

1990-08-30
江武烈


  “台湾文化的‘根’在大陆,东山正是台湾关帝文化的发祥地。这是我这次到这里探源索根的体会。”在东山华福酒店大厅里,经友人的介绍和台湾李炳南教授见面后,他便侃侃而谈,向笔者介绍他此次东山之行的感受和打算。


  原来,海峡两岸关帝文化研究的热潮正在兴起,经有识之士提议,正积极筹备成立海峡两岸关帝文化研讨会。七月上旬,台湾省宗教咨询委员会委员李炳南教授和台南县财团法人学甲慈济宫董事长周大围组团前来东山岛参加“三胞”省亲悬淡会,就是要实地考察铜陵武庙,探求台湾关帝文化“根”之所在,开辟台湾至东山的旅游线路。当他们来到东山关帝庙,亲眼看到东山民族英雄、明朝大学士黄道周亲笔题的对联:“数定三分,扶炎汉平吴削魏,辛苦倍常,未了一生事业;志存一统,佐熙明降魔伏虏,威灵丕振,只完当日精忠。”他便幡然大悟,高兴地说:“台湾关帝文化正源于此。”据考证,台湾北都关帝庙宇以宜兰礁溪协天宫为主庙,南部以高雄市文衡殿为主庙,这二座古庙分别于清朝嘉庆年间和明朝万历年间从东山铜陵关帝庙传入台湾的。现在台湾、澎湖的关帝庙有相当部分是按照铜陵关帝庙形式建筑并都遵循东山古礼。李炳南教授说,台湾现在有注册的和无注册的关帝庙近千家,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大学士黄道周撰写的这副对联,但以前大家都不了解这副对联的意思,也不知道是谁写的,现在这个根,我们可找到了。


  在交谈中,李炳南教授还津津乐道地介绍他们的打算:“回台后,我们马上着手组团到东山朝圣旅游,寻祖谒根,实地考家台湾关帝文化的发源地,在台湾和大陆通航后,将开辟台湾宜兰——东山、台南——东山的直航旅游线路;在通航前,将源源不断地组团到东山朝圣旅游。



来源:华福酒店《员工通讯》1990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