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东山(2001)

2001-07-17
罗庆春

福建日报>>A1版 2001年7月17日 星期二

“把百姓记在心上”

——宋德福习近平等赴东山县调研侧记

“谷文昌同志生前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他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回答了‘参加革命为什么,现在当官干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的问题。他不仅是县委书记学习的榜样,也是所有党员、干部特别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

7月15日,正在东山县调研的省委书记宋德福,省长习近平,省委常委、秘书长黄瑞霖和省军区政委吴青田等,在瞻仰谷文昌陵园时发出了这样的心声。

敬献花圈、花篮,行鞠躬礼,参观生平事迹展……省领导们以庄重的礼仪,向谷文昌这位植树造林、防风治沙,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县委书记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

在陵园高处远眺,只见海碧天蓝、群山葱翠。挺拔坚强的木麻黄等林木使过去的“沙岛”变成今日的“绿岛”,东山处处生机盎然。

对于谷文昌,当地老百姓说得最多的是,他“把百姓记在心上”,因而百姓也“永远把他记在心上”。在场有位同志说起一个小故事:“文革”期间,已不在东山任职的谷文昌遭造反派冲击。东山群众闻讯,马上行动,以“揪斗”为名把谷文昌救回东山保护起来。宋德福感慨地说:“老百姓是最实在、最有真情的。他们不在乎干部的职务和境况,看重的是干部办了多少实事好事。你真心为民造福,老百姓就拥护你,并永远记住你。”习近平接过话头说:“是啊,人民群众总是最公正的。我们的干部一定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自觉地为人民服务。”

中巴车沿着海岸,在水泥道上疾驰。突然,一大片色彩亮丽、美观大方的楼房展现在眼前。有人猜,这可能是谁开发的海边度假别墅吧。下车一打听,好家伙,原来这些是陈城镇澳角村的农民新居!

宋德福、习近平一行走进农民郭镇波家中,与老郭一家及村两委干部交谈起来。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村支书林亚民介绍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澳角村的穷是出了名的。改革开放以来,靠着党的好政策,靠着村两委一班人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澳角从过去村部“报纸订不起、电话费交不起、煤油灯点不起”,变成了今日的“看海面,满港新船;看地面,满村新房;看山面,郁郁葱葱;看人面,喜气洋洋。”省领导们饶有兴致地听着介绍,不时插话询问村里的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情况。

宋德福说,澳角村的巨变,凝聚着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汗水。我们的党员、干部都应当像谷文昌那样,“把百姓记在心上”,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多办好事。他指出,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必须联系本单位、本岗位的实际,对照“三个代表”要求,认真思考过去做得怎么样、现在应当如何做,从而把学教活动引向深入。他强调,农村的党建工作要全面加强。非公有制企业要建立健全党组织;对流动人员、外地打工者和下岗职工中的党员,要加强教育管理,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他们的作用;对识字不多的党员,要向他们宣讲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

在台资企业东兴水产加工有限公司,省领导们深入车间,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听取经营者意见。得知这家公司从1991年创办以来,发展很快,安排了800名劳动力就业,公司效益看好,宋德福、习近平十分高兴。他们嘱咐当地领导,对于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和项目要多加关心和支持,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企业发展了,不仅经营者受益,人民群众也能从中得到实惠。在东山风力发电场,宋德福、习近平详细询问了风力发电的设备、成本、特性,以及与火电、水电相比的优势、不足等等,探讨我省进一步发展电力的路子。

“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宋德福、习近平一行特意来到海防某部,看望、慰问部队官兵。他们走进营房、宿舍,与战士们亲切交谈,了解官兵们的思想、训练、学习和生活等情况。省领导们充分肯定部队官兵多年来为抗灾抢险和支持地方建设所作的贡献,要求地方领导经常关心部队,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勉励部队官兵发扬成绩,继续努力,把部队各项建设搞得更好。

漳州市委书记郑立中、市长郑道溪和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调研。

(福建日报记者 罗庆春)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