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东山(1996、2001):调研小康、在澳角村

2022-06-30


  2001年7月15日,盛夏的漳州东山岛,海风拂面,渔港喧闹。东山岛,别称“陵岛”“蝶岛”,为全国第七大、福建省第二大岛,四周拥有广阔的海域、沙滩和滩涂,是海洋捕捞业和养殖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基地。在东山县澳角村村民郭汉栋三层楼的新居里,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正在召开一场特殊的座谈会。

  “澳角村已从‘三不起’蜕变为‘四看’。”时任村党支部书记林亚民向习近平描绘澳角之变以及当下的小康画卷,“以往‘三不起’:报纸订不起,电话费交不起,煤油灯点不起。如今‘四看’:看海面,满港新船;看地面,满村新房;看山面,郁郁葱葱;看人面,喜气洋洋。”

  听完汇报,全场笑了起来,习近平也很高兴。

  习近平曾在1996年10月的漳州调研中评价东山奔小康工作:“东山是全省第一批实现小康的示范县,各项工作开展不错。农业产业化的经验这里也是很突出的,有一批小康村、小康乡镇。”

  澳角村是其中之一。改革开放后,澳角村在全省率先实行渔业生产责任制,在农村小康建设中,又大力扶持发展大型钢质渔船和水产养殖业,传统落后的渔村华丽变身福建省重点渔区之一。

  汇报结束,一行人上楼参观。到了三楼,凭窗远眺,习近平描绘起新的小康蓝图:“以后农村的政策会一年比一年好。”


来源:《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上)